一、养殖环境
养殖池面积不宜过大,以3~5亩为宜,水深保持在50~60厘米,池底淤泥厚25厘米左右。进排水设施完善,池中设立独立的蓄水池,便于调节水质。
二、苗种投放
泥鳅苗种来源主要是池塘和稻田养殖的成鳅,要求体质健壮无病,规格一致。投放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,杀灭病原生物。放苗前需经苗种检疫,无疾病方可投放。放养密度应根据泥鳅生长情况而定。
三、饲料投喂
泥鳅的饲料来源广泛,可投喂小鱼虾、蚯蚓、动物内脏及蚕蛹等,也可使用配合饲料。将饵料投放在饲料台上进行投喂,一般以泥鳅吃饱而略有剩余为宜。根据季节、天气、水质和饵料鱼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。泥鳅在投饵前,要降低池水至适合深度(8~10厘米),将已投饵鱼投入池中,用木棍划定投喂区域让泥鳅争食。每次投喂完毕后应恢复池塘水体至原来深度。同时定期追施生物菌肥水,培养池塘中的有益菌类促进池塘藻类、浮游生物生长,确保水体营养平衡,有利于泥鳅生长。
四、日常管理
养殖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管理,观察泥鳅活动、吃食、粪便及水质情况,及时调整水质。高温季节要定期注入新水,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。此外还需做好防逃措施,如加高、加厚池埂,进排水口安装过滤网,防止泥鳅逃逸及敌害生物进入。
五、疾病防治
泥鳅抗病能力强,一般不易患病。但要保持水质的良好,防止缺氧。发现泥鳅出现异常及时检查,对症用药。常见的疾病有打印病和寄生虫病。寄生虫病可用硫酸吗啉或硫酸吗啉丁等药物进行治疗。打印病一般由水质或底质恶化引起,同时要控制好饲料的营养水平,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类药物以及消毒剂预防该病的发生。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预防病害发生。
六、捕捞销售
当泥鳅达到商品规格时可进行捕捞销售。捕捞时使用密眼网具进行捕捞,避免损伤泥鳅。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出售泥鳅,销售收入及时结算分配,为下一批养殖提供资金保障。
总之,泥鳅工厂化养殖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养殖技术,只要掌握好养殖环境、饲料投喂、日常管理、疾病防治和捕捞销售等方面的知识要点,就能轻松养殖高产泥鳅。同时也要注意做好养殖记录和数据统计工作,为以后的养殖提供参考和借鉴。”